似乎又重燃高中時的熱血
愈趨近於週末,愈顯地坐立不安
和同好一起打籃球,是屬於學生時期奢恥的休閒
出了校園後,很難再有機會接觸球場
更別說是每週和同好固定一齊在場上撕殺
在這之前,已經很久沒接觸球鞋的資訊
多半買的都是代步的休閒鞋
還記得剛開始的幾次,還是穿著慢跑鞋上場打球
經過幾次的衝撞後,發現這樣實在太傷腳踝了
於是開始物色好一點的籃球鞋
上網看了討論與介紹,在ebay上進了許久沒買進的籃球鞋
Zoom Lebron IV

此鞋包覆性極佳,許多優點在此不贅述....
唯一讓我很感冒的一點,就是這雙鞋奇重無比
腳上像是掛了一對鉛塊一般
後衛講究速度
這雙鞋穿了約一個暑假
去年九月突然一次右腳踝大翻船,被迫停了一個月不能打球
(很諷刺的是,翻船的原因是嫌Lebron IV太重,於是又穿上跑步的鞋子去打球=_=...結果就....)
傷勢好點後,決定要物色一雙後衛鞋
這次特別去注意鞋子的重量
Lebron IV重到超過20 oz.....
後來物色到Steve Nash與Tony Park多位重量級後衛代言的鞋:Zoom BB

重量少了Lebron IV超過20%.....約在16 oz左右
這雙果然不負勝名,反應奇佳,很貼地
重點是北卡籃的配色實在是太吸引人了
牛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理告訴我們,以多少體重著地,膝蓋、腳踝便要承受同等的衝擊
一雙好的籃球鞋,並不是會讓你跑更快,跳更高
而是讓你所受的衝擊,減損到最低,使你運動生涯得以延長
以前年少不更事
曾經穿過一些有名的球鞋而不自知
高中從早在外頭一直到晚上
就穿著籃球鞋到處趴趴造
以前穿過Penny II,還記得後氣墊都破掉了還在穿
(現在只對它有個印象,就是穿起來超.舒.服)
由於網路資訊的發達,許多網友紛紛發表自己試鞋的心得
可以讓讀者幾乎不用去鞋店就能對想買的新鞋有概括的了解
鞋子除了看外型比功能,藉著實地穿去球場打球,挑戰許多高難度的動作後
我慢慢可以體會到Nike設計師在鞋子上下過的苦心
今年的NBA ALL-STAR GAME剛過
又物色到下一個新目標:Steve Nash腳上穿的Zoom BB II low
雖然是很肖想穿低統來打球,不過有翻船的陰影,所以還是要從高統的來選起
在網路上的論壇裡閒逛,被我發現了Zoom BB II的北卡籃配色版



經調查,似乎是只有內地才有出的Colorway
更不用說是慢半拍的美國,目前只有一些黑白、全黑、與紅白等制式化的配色
慢慢等吧,繼續耗腳上的Zoom BB
貼在這裡提醒自己,希望這是我的下一雙!!!!!
..........不過叫雙子座的很有耐心地等,似乎跟叫太陽明天從西邊出來難度差不多....:-(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